返回
第八0三章 抗日山
首页
更新于 2025-08-05 18:35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从羽山脚下到赣榆西部苏鲁两省交界的夹谷山,距离并不是太远,也就七、八十里的路程。刘一民率领部队策马驱车,中午时分赶到了夹谷山南端的马鞍山。

    下马一看,山不高,偏僻、荒凉。随行的鲍文倒抽一口凉气,师长选来选去竟然选到了这里,就嗫嚅着说:“师长,这里未免太冷清了吧?”

    刘一民心里也觉得荒凉,远不如蒙山之阳万寿宫陈瑶光墓地的景色,但是想一想后世抗日山的威名,就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马鞍山现在荒凉偏僻,将来会因为我们的烈士安葬在这里而名扬四海。就是这里了,开始踏勘吧!”

    刘一民抱着晶晶的遗体沿着山间小路一路从山脚走到山:“师长,到山上一看,就觉得很好。赶紧定地方,好让工兵抓紧施工。”

    刘一民看完地势,就对鲍文说:“这马鞍山以后改名叫抗日山,一会儿我写好抗日山的山名,将来施工时,在山脚下建立石牌楼,将抗日山的名字镌刻在石牌楼上。整体布局我说一下你记住。”

    鲍文手里就拿着本和笔,赶紧就地坐下,把本子垫在膝盖上,聚精会神地听刘一民说。

    刘一民把晶晶的遗体放到战士们支起的担架上,直起身,再次朝四周观察一边,然后说到:“我们要把抗日山修建成庄严肃穆的抗日烈士陵园,供子孙后代永远瞻仰。因此,陵园规划时要高。一是参照园林艺术在山脚下修建水面、游廊、纪念广场,把祭奠、旅游、休闲融为一体。纪念广场上要建立八路军教导师烈士纪念堂,气势要恢弘、规模要超前,把我军北上抗战以来历次战役制成沙盘展出,将全师殉国将士姓名、籍贯、部队番号、牺牲时间、地点一一镌刻展出,著名烈士开辟专门纪念室,展出生平事迹、遗物、著述,象李成毅、李东海、郭征、陈瑶光等领导和著名战斗英雄,都要专室、专版纪念。黄苏、李亦默、晶晶要单独建纪念馆,供后人参观瞻仰。二是从山脚到山:“这位同志是专业画家吧?这幅画上的女子是你的爱人吧?”

    不等他再说,鲍文就沉声说道:“老师傅,不要多嘴,不要胡说。这是我们的一个英雄,好好看看,有什么难处直接说。”

    那老师傅吓得眼睛往刘一民脸上直瞅,愁了一会儿见眼前的年轻军人脸色刚毅,看不出什么,这才又说道:“我是看画的好,忍不住问的。这画既画出了女子身上的坚毅、沉着,又画出了书卷气,从眉梢眼角处还能看出一丝丝春意。这女子,人长的美,还是个很有学问的人,而且可以看出画画的人对这女子的爱怜之情。这幅画的水准太高,老汉怕雕不好,辜负了这么好的画稿。”

    刘一民非常落寞,淡淡地说道:“老先生,这画上的女子就是躺在担架上的女子。她是我们的战友,是我们八路军中最有名的女秀才,说她是天上的仙女下凡一点都不过分。可惜她为了保护战友死在了鬼子的轰炸中。你可以看看她的遗容,就知道我画的远没有她本人好看。这事不急,你先仔细地好好琢磨琢磨,想想神话传说中的仙女是什么样子,再和画稿对照。也可以想想一个美丽的怀春少女思念情人时的样子,想想一个女秀才开卷有益时的样子,想想一个姑娘暗恋心上人而不可得的样子,还可以想想一个男子心底藏着的心上人的样子。等琢磨好了,再动手,一次不成就来第二次,一定要雕出神韵。只要明年清明节时雕好就行。等你雕好塑像再背面刻字的时候就知道她是谁了,你会因为雕出她的塑像而名满天下的。”

    那老工匠一听能名满天下,眼里就显出了光彩,一再表示自己一定倾尽心血雕好塑像,然后就随鲍文去端详晶晶的遗容,足足端详了一个时辰,直到把晶晶的遗容刻进脑海里了,这才收拾起画稿,去和徒弟们一道赶制晶晶陵寝正室里的睡莲水晶雕刻了。

    刘一民打法走老工匠,又画了一副晶晶身穿白色短袖、黑裙子、长发飘逸、眉目传情的油画,交给工兵一团想法弄个画框镶嵌起来。这工兵一团的战士们还真的行,用木板制了画框,还从储存的物资中找出了玻璃,把画像镶嵌了起来。

    紧接着,刘一民就在山顶用石板支起书桌,爬在上面撰写名为《淮河女儿》的怀念文章。

    文章开头,刘一民挥笔写道:“公元1939年八月八日夜,我八路军教导师北返部队发起突破陇海路战役。日军为了阻我北返,调集庞大机群和十万重兵,配以重炮旅团,对我实施夹击。英雄的八路军在师首长指挥下,冒着日军的炸弹、炮火,一举歼灭防守陇海路东海县境牛山镇至洪庄的独立混成第二十二旅团主力,击毙旅团长米山米鹿少将以下3500余人。后,我军为掩护后勤辎重车队北上,发起阻击战,在东起白塔埠、西至洪庄、南至大沙河、蔷薇河、北到陇海路地段与日寇展开厮杀。我军采取节节抗击、逐次撤退战法,阻击迟滞日军。一时间,天上是双方战机激战,地面是双方坦克对垒,残阳如血,风声呜咽,天地为之变色,山河为之鼓舞。我军愈战愈勇,奇兵突击,日军第九师团第六旅团第35联队主力被歼,遗尸3700具。是役,我军共歼灭日军一万余人,取得了辉煌的牛山镇大捷。

    胜利都是血铸成。在突破陇海路之战中,我军将士浴血奋战,与日寇决死拼杀,涌现出了光耀千秋的英雄事迹。我亲爱的战友,红七军团、八路军教导师、陕西抗日民主特区、山东抗日根据地新闻宣传战线的旗帜、忠诚的员、我党我军优秀的妇女干部、中国妇女的典范、知识分子的楷模安晶晶同志,就是为了掩护战友,倒在了敌人的炮火下。碧血染淮海,丹心写汗青。古老的淮海大地,见证了一个为民族解放、为国家独立奋斗不止的女战士的忠诚和不朽业绩。”

    接下来,刘一民字字血、句句情,回忆了晶晶参加红军以来的奋斗历程,刻画了一个美丽的才女投身抗战、为国捐躯的光辉形象。

    在文章最后,刘一民深情地写道:“我知道,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战死沙场。以后还将会有无数的烈士勇赴国难,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抒写中华民族不屈的篇章。晶晶只是他们中的一员,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我有幸遇见她并和她长期共事,成为战友、同志、亲人,此情绵绵,永无绝期。今后,我将用烈士的精神鞭策自己,和战友们一起为早日打败侵略者、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当天夜里,罗荣桓风尘仆仆地赶到了马鞍山,与刘一民汇合。

    多时不见,本应敬礼、拥抱,欢欢喜喜的,但由于突破陇海路之战伤亡大,晶晶的遗体又放在刘一民身边,两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嘴张了几下,都没有开口。

    随同罗荣桓到马鞍山的,除了山东局、山东抗日民主参议会、师部在大店的领导和山东日报社的同志们外,还有天明时发现晶晶、黄薇离队折返寻找的唐星樱和赵小曼。

    这一见晶晶的遗容,唐星樱、赵小曼和报社的记者们就哭个不停。他们这一哭,引得正在紧张施工的工兵一团和赶来增援的工兵旅、辎重旅其它部队的战士们都是哭声一片,惹得刘一民心酸不已,呵斥她们不准哭,有劲去打鬼子报仇去,哭个什么劲!

    唐星樱和赵小曼止住哭声后,动手再次给晶晶清洗身子、换上暂新的内衣、女式皮鞋、整理遗容、入殓。

    忙完这一切,唐星樱就来向刘一民和罗荣桓检讨,说自己粗心,加上又是夜晚,没有发现晶晶和黄薇私自离队。等天明发现时,赶紧返回寻找,可惜一切都晚了。

    战火纷纷,日军机群又那么猖狂,危机关头唐星樱处惊不乱,果断决定警卫二连引开敌机、掩护辎重车队,表现了极高的素养。而且还安全地把指挥部带出了战场。严格说,她立了功。检讨只是自责,晶晶的牺牲与她没有半点关系。打仗么,哪能没有牺牲。都怕死的话,哪里还有胜利么!因此,刘一民表扬了唐星樱,对她当时的决定给予了高度评价,说她已经具备了战斗指挥员的素质,进步明显。

    各位书友:晚一会儿还有一章,请明天阅读。谢谢大家,敬请订阅支持!谢谢!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