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四七章 天水会战 一
首页
更新于 2025-08-05 18:32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第一四七章天水会战(一)

    29日下午7点,红七军团在元龙召开作战会议,红11师、独四师、军团直属炮兵团、重机枪团、骑兵团、工兵团、警卫团、野战医院、通讯营、侦察营等单位首长参加会议。

    参谋长曾中生指着侦察营绘制的天水地图,讲到:“根据13师报告,今日中午2时,青马以三个骑兵团向天水发起攻击,被我守城的38团重创。下午5点,青马步兵赶到,以两个保安团加四个民团对我天水背后弧形山地北翼、南翼发动试探性攻击,被我独一团、独二团打退。敌随即发动全线攻击,以保安一团配属一个骑兵团、两个民团攻弧形山地北翼,以保安二团配属一个骑兵团、两个民团攻南翼,以骑五师一个骑兵旅、三个保安团、三个民团攻弧形山中部,以100师三个步兵团各配属一个骑兵团、两个民团攻天水县城的西门、南门和北门。由于阵地坚固、火力强大,加上我炮兵打掉了敌炮兵阵地,所以敌人全线攻击发起时间不长就不得不停止了。现在,围在天水城下的马家军是马步芳的新二军的100师和两个骑兵旅,马步青骑5师的两个骑兵旅一个步兵旅,外加部分保安团、民团,总兵力约7万人。下午的进攻,敌损失约6000人左右,青马主力现存兵力约65000人。目前,宁马马鸿逵第七师主力已经渡过渭河,加入战场,敌兵力已达到9万人。预计今日夜间,敌会对我13师、独一师阵地发动夜袭。”

    情况介绍完后,曾中生说:“根据战场敌情和军团长部署,我军团决心集中军团直属部队、11师、12师、13师、独一师、独四师共五个师兵力,在天水城下、藉河与渭河之间,全歼马步芳、马步青、马鸿逵主力。具体部署如下:一、以13师、独一师守天水县城和县城背后山地,以工事固守,吸引马家军进攻,逐步消耗马家军兵力。待主力完成部署,马家军最后崩溃时,从天水杀出,直击马家军后背。二、12师已从平凉秘密南下,现已抵达渭河一线。今日夜间,渡过渭河,沿渭河部署防线,阻击并压迫敌人。待敌全线崩溃时,由北向南稳步追击。三、独四师率炮兵团一个迫击炮营、重机枪团三营,今晚秘密占领玉泉镇,沿藉河布防,阻击敌向南逃跑,并担负由南向北稳步侧击敌主力任务。四,黄苏、蔡中率军团炮兵团、重机枪团、工兵团,高原、袁国平率11师今晚抵达中粱一线,建立伏击阵地,切断天水与甘谷间联系,高原负责统一指挥。军团部率骑兵团、警卫团随11师行动,在中粱建立指挥部,骑兵团和警卫团充当全军团预备队。会战总体设想是,待敌攻击疲惫时,发现南北两侧有我军主力包抄,必然向甘谷方向撤退,遭遇我11师和军团重火力打击后,很可能宁马向渭河方向突围、青马向藉河方向突围。这时,12师在渭河阻击,独四师在藉河阻击。将敌团团围困在天水城下、渭河与藉河的狭小空间内,我军四面合围,逐步推进,逼敌崩溃。”

    曾中生说完后,刘一民就站了起来,用目光在干部们的脸上扫了一圈,大声说道:“天水会战,关系我军建立大陕甘宁青战略根据地的全局,、周副主席、朱总司令在看着我们,全军所有将士在看着我们,全国一切期盼团结抗日的有识之士和劳苦大众在看着我们。马步芳集团,骑兵多,机动能力强,平时我们就是想打他也追不上他,现在他竟敢倾尽全力来进犯天水,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我天水城工事坚固、稳如泰山,我13师、独一师武器先进、火力强大、弹药充足,别说是武器简陋的马家军攻不下,就是中央军也攻不下。马家军在天水城下必然是穷极拼命、头破血流、铩羽而归。我们就是要在马家军攻城不得、士气崩溃之际,挥军杀出,彻底歼灭他。因此,各部队必须控制进攻节奏,到达指定位置后,要按照红军步兵训练纲要里面的要求,建立牢不可破的抵抗骑兵冲击的阻击阵地,将马家军拼命时的骑兵攻势浪潮给挡回去。严禁好强逞能,擅自出击,我们的方略就是用工事和火力欺负马家军,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现代战争。打退他的大规模冲击后,500米、500米的往前推进,每推进一步都要构筑阵地,最后,要把马家军困死在天水城下,逼他自动放下武器。我的指导思想大家清楚没有?”

    干部们齐声回答:“清楚了!”

    刘一民满意地点点头,接着又说道:“什么是主力?不是看番号,不是看成立时间早晚,而是看能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在我眼里,守得住、攻得猛、拖不垮、打得赢的部队就是主力。11师当然是我军当之无愧的一等一的主力。那么独四师呢?这次会战,既是我们独四师、独一师的首战,也是我们的成名战。我希望此战过后,我们的独一师、独四师能够和原来的老一营、老二营、老三营一样,让敌人闻风丧胆。陈大勇、刘毅、李德光、史然,你们四个告诉我,有信心没有?”

    陈大勇蹭的一下就站了起来:“报告军团长,独四师绝不给七军团战旗抹黑。请你放心,坚决完成任务,不放走一个马家军。”

    刘一民又看站起来的刘毅、李德光、史然,几个人齐声吼道:“请军团长放心,独四师必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刘一民不再啰嗦,手一挥:“出发!”

    干部们鱼贯而出。刘一民交待曾中生把刚才的部署和他的讲话发给刘建立和李清、冯达飞,组织军团部立即出发。说完,自己就率先带队出发了。

    接到马元海的电报,马步芳不禁大惊,想不到红匪早有准备,看来这天水城不好打,说不定得要花血本了。

    马步芳思量一阵后,决定发挥夜战、近战优势,趁夜发动攻击。他不相信,只有几千人的天水守军能阻挡住他九万大军的进攻,就是用马踏人踩,也能把小小的天水踏平。于是就命令马元海采取夜战方式坚决攻击,就是死上两万人,也要把天水拿下。至于马元海要求辞去前敌总指挥的事情,马步芳是这样说的:“刚开始打,辞什么职?难道老表的家伙让驴踢了?不行了?”

    想想这仗不能白打,总得向蒋介石要点什么。于是,马步芳就给蒋介石发电,称经过一下午攻击,红匪损失惨重,击毙红匪天水守军3000余人。但部队损失很大,阵亡6000人,负伤2000多人,粮草弹药损耗严重,请委员长予以补充。另外,鉴于部队重火力不足,请委员长明日一早,务必派空军助战,把天水城炸为平地。

    发完电报,马步芳考虑马鸿逵的部队马元海指挥不动,就给马鸿逵发报,请他和马元海一起指挥前线作战。

    接到马步芳的电报,马元海就急忙去见已经赶到战场的马鸿逵。马鸿逵一听说马步芳不在天水,而是在甘谷,心里就恼了:催命似的一封一封电报地催,老子来了,你却躲在甘谷,这不是拿老子开涮么?因此,当马元海把马步芳要求由他们两个共同指挥,夜里实施夜战、近战的计划一说,马鸿逵就冷冷地说,我军刚赶到战场,需要休整。这夜战就不参加了,你们先攻,我军给弟兄们掠阵。

    马元海无奈,给马步芳去了电报,报告了马鸿逵不愿参加夜战的情况。然后就安排部队抓紧准备梯子和炸药包,准备连夜攻城。

    马步芳接到电报后,连续给马鸿逵发了三封电报,请求其务必配合夜战攻击,最起码要牵制敌人。最后,马鸿逵总算答应可以担任佯攻。

    李清和冯达飞在山:“排长,上来了!”

    宋文虎往城墙下一看,乖乖,黑乎乎的一大片,看不清有多少人。不用说,往城门来的是准备炸城门的,抬着梯子的是准备爬城墙的。

    宋文虎不敢怠慢,让一个战士去报告连长,命令全排集中火力向奔城门来的敌人射击,不让他们靠近城门。

    宋文虎他们这一打,马上西门方向值班部队就全部开火了。很快城墙根暗堡里的机枪和城墙半中腰的火力点也开火了。

    时间不长西门和北门方向也打响了。

    担任西门攻击任务的,是青马的100师,这是马步芳的起家部队,他自己兼着师长。此时负责指挥100师作战的是韩起功。此人在马家军中是个异数,因为马家军基本上是一支家族部队,用人标准就是“甘、河、回、马”四个字,意思就是必须是甘肃人、河州人、回族、马姓。韩起功是青海循化县人,汉族,与马步芳用人的四条标准一条都不搭界。但是,此人确实有本事,能在严重排外的马家军中步步高升,就可见他确实有能力、有战功,对马步芳也是特别忠诚。

    历史上,韩起功在青马部队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特别是青马消灭红军西路军时,韩起功就是青马部队重要将领,仅他动员的攻打红军的民团就达到四、五万人。解放后,他被人民政府枪毙。

    此时,站在指挥所里的韩起功一看偷袭失败,就下令全线强攻。于是,士兵们抬着一架架长梯子向城墙蜂拥扑来。

    担任西门守备的38团四营长一看情势危急,马上命令四营和独一团一营全部上城墙,所有火力点统统开火,飞雷炮马上发射,同时呼叫炮兵支援。

    红军战士们这一次真是开了眼,无论湘军、桂军还是中央军,单论悍勇,谁都比不上青马部队。眼见红军火力如此猛烈,士兵们还是踏着战友的尸体往上猛扑,硬生生地把一些梯子架上了城墙。战士们不知道,这还只是打头阵的民团和保安团,青马100师的三个团还在后面督阵呢!

    很快就有士兵顺着梯子往上爬。

    四营二连三排九班班长雷顺带着全班守在城墙上,不停地射击、投弹,一架梯子正好架在他身边,他用力推了两下没推动。往下一看,几个青马士兵正死命地固定着梯子,他抓起一颗手榴弹,一拉弦,嘴里数了三秒就扔了下去。手榴弹在青马士兵的头:“给军团长发报时,一定要说明马步芳有五门野炮,威力很大,现已被我炮兵摧毁。”

    说话,又自言自语地说:“这马步芳不知道从哪里弄的野炮,为什么蒋介石的中央军都很少有野炮呢?奇怪!”

    蒋介石接到马步芳的第一封电报,嗤之以鼻,这些土军阀,就知道要钱、要枪、要炮。这刚开始打,恐怕连一个红匪都还没有抓到呢,就说什么击毙3000多,自己伤亡八千多,纯粹是想讹诈中央。难道中央真的就成了他们眼中的铸币厂,随时随地都可以出银元不成?

    派飞机轰炸,说的轻巧,这一炸,不是就告诉天下人,中央军参战了么?那岂不是把打内战的幕后主使给供出来了么?异想天开,愚蠢!

    蒋介石把马步芳的第一封电报放下后,理都没理马步芳。

    五点多,值班的机要参谋喊醒了蒋介石,把马步芳的第二封电报递给了他。

    蒋介石看了以后,百思不得其解,都说马步芳部队战斗力强悍,怎么一个天水都拿不下,而且还要求撤军,不可思议么!

    不过,这毕竟是大事,蒋介石马上命令机要参谋通知晏道刚、杨永泰、贺国光,立即赶到官邸来,有重大事情商议。

    几个人赶到后,蒋介石已经洗漱完毕,在书房等候了。

    杨永泰拿过马步芳的两封电报看了看,沉默不语。停了一会儿,再次拿起电报,仔细的审视一遍,说道:“委座,我感觉我们是不是有点一厢情愿了?”

    蒋介石盯着杨永泰的眼睛看了半天,问道:“畅卿此话什么意思?”

    杨永泰说:“委座,这防守天水的应该是刘一民的红七军团的部队吧!”

    贺国光插话道:“应该是。因为占领西安的是刘一民的部队,也只有他才能贪得无厌,无视任何人的命令,在停战令下达时以部队没有接到命令为借口,抢占天水和平凉、固原。”

    杨永泰说:“问题就在这里。从刘一民以往作战情况看,总是提前掌握情报,出其不意进行伏击。这次马步芳主力与他的部队对峙那麽久,他不可能不知道双方兵力如此悬殊,怎么会让天水守军成为孤军呢?这里面一定有鬼!”

    杨永泰这一说,一下子就引起了众人的注意。蒋介石马上命令值班参谋把马步芳、马鸿逵、马宏宾这几天所有的电报都拿来,他要仔细看看。

    电报拿来后,几个人一封一封看,当看到马宏宾报告红军从固原撤退的电报后,杨永泰眼睛一亮,说道:“问题就在这里!”

    几个人都看着杨永泰,杨永泰手里杨着电报大声说道:“红军从固原撤防,为什么?固原可是控制宁夏的桥头堡,战略地位如此重要,怎么说撤防就撤防了呢?”

    贺国光沉吟了片刻,也说:“是有问题。抢占固原是冒着违背停战令的风险进行的,没有道理随便撤防。再说,这可是刘一民的部队,当初他抢占固原的时候,我都感觉他是在宁马的喉咙上卡了一根刺,现在怎么就舍得自动放弃呢?那绝对不是因为害怕马鸿逵、马宏宾才撤防的,宁马的部队怎麽能入刘一民的法眼呢?他一个团的时候就敢打何健,那何健的部队岂是宁马部队能比的?现在竟然主动撤防,他究竟要干什么?”

    蒋介石脱口而出:“天水!”

    几个人慌忙奔向地图,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