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九章 清溪镇大捷 二
首页
更新于 2025-08-05 18:32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第五十九章清溪镇大捷(二)

    清溪镇位于镇远县城东部,距离镇远县城不到100里路程,因为是湘黔大道,相对好走一点,所以早上6点多的时候,刘一民率中央警卫师就已赶到了这里。

    张逸程、罗延带着侦察连一排的侦查员们已经控制了镇子,看见主力上来了,忙向刘一民报告情况。

    张逸程介绍说,清溪镇背东面西,镇前是湘黔大道,舞阳河紧挨着公路向东北方流去。镇子东面20里就是羊坪镇,与湖南省新晃县相连,向南连三穗县,向北邻岑巩县,是由云南、贵州到湖南的湘黔大道上的一个重镇,自古以来有“黔东门户”之称,是贵州东出口的主要通道区。薛岳入黔这里是必经之路。

    镇子里就一条主街道,商铺很多有码头,货船可以上镇远、下湖南。还有一个钢铁厂叫清溪铁厂,正常生产。镇子里的人口主要是经商的商贩和工人,苗族村镇都在清溪镇背面的山上。

    在张逸程引导下,刘一民率领各团、营和直属部队领导登上清溪镇后面的山,敌人速度够快的话,中午2点左右可以到清溪镇,留给自己安排的时间不多了。

    再算一下,9点,11点,也就是说,先头两个师和主力相隔两个小时路程,如果一旦先头遇伏,主力急行军的话,一个多小时就可以赶到战场,骑兵速度还会更快,那可是6个中央军主力师啊。看来,蒋介石是动了真怒,薛岳要玩命了。

    刘一民再三盘算,一个方案是集中力量歼灭敌先头一个师,力争击溃敌另一个先头师,然后撤退。这个方案的好处是部队压力不大,缺点是担任分割阻击敌人的部队损失要很大,对敌打击也有限,而且很容易被敌人主力咬上尾击。另一个方案是把敌人两个先头师放到一起打,然后挥师阻击薛岳主力,力争击溃一部,促使薛岳退回玉屏县城固守。这个方案的好处是对敌打击力度大,等于重创薛岳部。缺点是敌人猬集成团,害怕吃不下撑着。第三个方案那就是既然敌相对集中,不好打,就放弃伏击,转身急行军脱离敌人,渡过乌江,与主力汇合。

    计算一下敌我力量对比,自己的警卫师9000多人,五个主力团,武器精良,弹药充足,士气高涨,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敌五十九、九十三两个先头师,都是三团制部队,可能都有一个补充团,减去自江西追剿以来的减员,大约都是七千到八千人左右的师,合在一起也就一万五千人左右。与警卫师相比,大约是一比二的比例。以有备对无备,基本是胜算在握,最坏情况下,击溃敌人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琢磨来琢磨去,刘一民决定采取第二个方案,重创薛岳部,为以后红军行动争取相对较好的环境。

    李成毅报告,连以上干部全部集合完毕,等师长下达战斗命令。

    刘一民走到院子里,一看干部们都整整齐齐的座着,问张逸程哪来的这么多凳子。张逸程说这里的钢铁厂规模不小,这个院子就是他们办公的地方,凳子、椅子多的是。

    刘一民走到干部们面前站定,不等他说话,干部们就开始鼓掌了。刘一民知道,这是同志们的信任,也是对胜利的渴望。双手一按,制止了掌声,大声说道:“同志们,我们从菁芜州出发,是红军主力攻占了黔北重镇遵义。这扯的是哪门子蛋啊?王家烈前几天的电报一直说红军占领了剑河、黄平,主力一、三军团攻占福泉、开阳,要围攻贵阳,怎么突然就攻占了遵义呢?

    薛岳是第五次围剿苏区铁桶计划的主要制定人,和红军多次交手,对红军各部队的情况了解的很清楚,红一军团、红三军团那是红军赖以生存的骨干部队。这两支部队20日下午还在福泉、开阳,怎么突然遵义就失守了呢?难道又来了一招瞒天过海之计?

    看来红军行动神速是一方面,黔军太无能又是一个方面。早就听说黔军是双枪兵,战斗力很差,但是没有想到是这么差,守着乌江天险还能让已经被打残了的红军击败。看来得重新评估王家烈部队的战斗力了。

    原计划等红军和王家烈部在贵阳城下拼个你死我活的时候,自己再率10万大军突然兵临城下,既击垮红军,成就不世伟业,又能趁王家烈损兵折将时将他赶下台去。现在看,这个计划实行不了了,谁都不怪,怪就怪红军不配合,好好的贵阳不要,王家烈的主力不打,跑去打什么遵义啊,侯之担的双枪兵打起来有什么意思么!

    还是委座英明啊,领袖的目光看得就是远。没有让自己渡乌江去追击红军,而是命令立即启程,沿乌江南岸直插贵阳,督促王家烈北上剿匪。妙啊!真的是妙不可言!王家烈不是把主力撤回贵阳了么?他不是想借红军的手排除异己么?这次我就让他玩个够,敢和委座斗心眼,简直是他妈的活的不耐烦了!也不看看和委座斗心眼的那些人是啥下场,愚蠢!

    只要自己的大军到了贵阳,对不起,王家烈王大个,你乖乖的给我率军去黔北剿匪去吧?红军是委座的心腹大患,你们这些割据一方的军阀呢?我看比红军好不到哪去,都是要被委座的中央大军扫平荡尽的。如果胆敢抗命不遵,呵呵,湘江战役都没有真正加入战斗、养精蓄锐的十万大军是好惹的么?好好掂量掂量吧!

    到时候我把贵阳一占,南面威逼王家烈、龙云北上向遵义攻击,北面由委座督促川军南下向遵义攻击,自己的大军为他们掠阵,我看红军往哪里逃?最好、最理想的是红军不跑,和川军、黔军、滇军来个鱼死网破,到时候,嘿嘿,下云南、进四川,把委座的政令军令贯彻到全中国每一个地方,也算报答了委座和陈长官的知遇之恩了。

    看看表,快到五十九师、和九十三师出发的时间了,薛岳也不再胡思乱想了,对身边的参谋长说:“再给五十九师、九十三师发电,强调速度要快、搜索要细,两师距离不得超过3里,进入镇远的清溪镇、蕉溪镇后,要及时报告,并留部队坚守,确保道路畅通。”

    参谋长说:“总座太小心了吧,红匪主力远在遵义呢?”

    薛岳说了声“小心无大错”,就催马向前走了。

    敌参谋长看了看溅在身上的泥,无可奈何地去发报了。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