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长里短种田忙_分节阅读_1394
首页
更新于 2025-07-26 16:28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三婶?什么时候?”

    “方才啊,她弟弟下来说三婶让她回去,然后就走了!”

    旁边一妇人道:“云舒啊,你让你爹说说你三婶去,人家特地来给她送东西看外孙的。走到半路累死了,就算老太太有再多不是,她这个做女儿的也不能撒手不管啊?”

    另一妇人附和:“就是就是,方才我们去叫了好几次门,她明明就在里面,可就是不应门儿,这天都要黑了,总不能让人家老爷子暴尸荒野吧,这是造孽啊,要遭报应的!”

    一个人开头儿。其他人都来叫着云舒说话,云舒无奈,只得一一应承。赶紧找机会脱身。老爹那边似乎也不好应付,云舒过去拉了老爹道:“爹,咱们去找三婶吧!”

    老爹赶紧应了,脱开人群,一起爬上陡坡去三婶家院子。老爹站到三婶门前喊了两声。院门轻轻开了条缝儿,刘氏站在门口道:“二哥,进来说吧!”

    云舒跟着老爹进去,刘氏还没来得及关门,大伯母窜了进来:“哎呀,我说三弟妹啊。你这事儿做得真不厚道,你没听人家都在下面议论你啊?我看你还是快快弄副棺材给那老头子收尸吧!即便你不认,人家毕竟是你后爹不是。还是专程来看你的……”

    “他不是我后爹!”刘氏突然拉长脸道,伯母怔愣一下,一甩手帕道:“哎呀,反正就那么回事儿!怎样,要不要我去帮你找人?不过你得先把钱给我。我可垫不起啊!”

    刘氏有些犹豫,老爹道:“三弟妹。棺材肯定要买,你不方便出面的话,大嫂能帮忙也好。”

    刘氏看看老爹:“二哥,其实…我是想等志奇回来,跟他商量好了再决定,我养母和姨父的事儿志奇本来就很不高兴,我怕知道了会……”

    “放心,弟妹,志奇回来了,我跟他说,你先拿钱给大嫂帮忙买棺材吧!”

    刘氏犹豫片刻,总算站起来回屋去拿了个钱袋儿出来,她从里面拿出几个碎银子和一把铜钱,数了约两百文出来递给大伯母,大伯母皱眉道:“这点儿怎么够,人都死了,你就不能大方点儿,人家好歹帮你养了几年的娘。”

    大伯母又抓了两个碎银子,这才满意的出去了。刘氏愁眉苦脸的坐在院中,几人沉默片刻,刘氏道:“二哥,养母这事儿……我不是不想管,只是……

    我养母一把年纪了,当初我和志奇好说歹说,承诺一定会给她养老送终,甚至把她接过来跟我们一起住,她都不乐意,非要跟那老头子好,何况那老头子还是我二姨父。

    唉,说出去多丢人啊!志飞家的事你们都清楚,小静他娘一人造孽,弄得志飞全家家破人亡,瞧瞧小静那孩子,好好一个小姑娘,最后落得这么个结果。

    我不是不念养育之恩,我是不想我家云霞以后也像小静那样……唉!”

    刘氏突然拿水志飞家做比较,老爹和云舒一时不知该怎么接话。沉默片刻,刘氏又道:“上次养母去二姨父家前,我们请了咱们村的村长和刘家的长老来作证,我们和养母写了契书,她若一定要跟着二姨父,以后她的生老病死我们一律不管。

    志奇上次回来,撞见养母和二姨父在我们家就很不高兴,等他们走了,志奇还跟我抱怨,说不要把他们招到家里来,免得人家说闲话,以后对咱们儿女都不好。

    唉,二哥,您说这事儿,契书还在那里,我们不管也是合情合理的,所以……”

    刘氏说得似乎有理有据,云舒却不以为然,她忍不住打断道:“三婶,那流言就是人们一张嘴,人家喜欢怎么说就怎么说,就算您觉得黄奶奶跟着老爷子丢人,可现在人都去了,而且是在给您送东西来的路上累死的,都说死者为大,你不管有多少契书,有多少理由,都说不过去的。爹,你说是吧?”

    老爹想了想,点头道:“有道理,弟妹,如果你实在觉得为难,就等三弟回来再说吧,不过老人家得赶快收殓入棺,还要通知他的子女。

    嗯……这事儿你不方便出面的话,我去办好了!”老爹说着站起来,大步走出院子。

    第七六三章 各有私心

    感谢“邀月青旋”的粉红票票!

    老爹找人帮忙把老爷子的尸体收殓入棺后,暂时放到三叔家侧面搭起的牛棚里,就等三叔回来再商量如何善后。

    其实,说把棺材抬到三叔家来,刘氏是很不乐意的,不过这里有个风俗,据说不能让尸体在外过夜,否则就会变成孤魂野鬼、四处游荡。

    老爷子家在隔了两条沟的山顶上,深更半夜、无亲无故的,谁愿意跑夜路给你抬死人?就算给再多钱也没人干,所以只能就近停放,就是刘氏家里了。

    云舒和老爹、帮忙抬棺材的人、还有大伯母一家都是在刘氏家吃的晚饭,吃完后就坐在院中商议如何办老爷子的后事。说是商议,其实说闲聊更准确,因为除了黄老太太在场,三叔一家一个都不在,刘氏缩在厨房里忙活,她一对儿女也被拘在屋里没出来。

    看着坐在一旁哭哭啼啼的黄老太太,云舒觉得有些心寒。黄老太太养了刘氏十几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即便她犯了世人之忌讳,跟自己的妹夫好上了,可无儿无女连老公都死了的人,养女刘氏对她又那么冷漠,找个老伴儿有什么错?

    反正云舒一点儿都不觉得她有错,反而敬佩她的勇气,她妹子早就死了,妹夫鳏居多年,他们俩的性质跟小静和小静他娘的情况完全不同,根本不能比的。云舒觉得刘氏这么对黄老太太一点儿都不应该,她那说辞要么是故意找借口,要么就是钻了牛角尖儿。

    大家对黄老太太好一番劝解,又出了不少主意,有的说把老头子的子女找回来办丧事;有的说让刘氏和三叔给办;有的说花钱请人来办,不管哪个主意都有些困难。

    据黄老太太说。老头子有一儿两女,两个女儿都嫁得远,两三年才回一次家;那儿子娶了个京城附近的媳妇,常年住在岳丈家,相当于是入赘那样,所以也极少回来;现在要把他子女叫回来办丧事显然不可能,所以就只能指望刘氏了。

    突然,大伯母道:“哎,黄大娘,我看你家老爷子挺能干的。次次赶集都背东西到城里去卖,他平时又节俭,舍不得吃穿花用。如此定存了不少银子吧?”

    黄老太太哭哭啼啼的抹着眼泪,抽噎道:“是存了点儿钱,老爷子说那是咱们的棺材本儿,一直舍不得用……”

    “哎呀,人都死了。还存什么棺材本儿啊?现在正是用棺材本儿的时候,要不这样,你把那钱拿出来请人办场风风光光的道场,也不枉老头子辛苦一辈子。正好我有熟人,帮你介绍一下如何?”

    云舒看大伯母那两眼放光的模样,心里一阵厌恶。她插话道:“黄奶奶,人死都死了,办得再风光也是给人家看的。面子不能当饭吃,您老人家一把年纪了,不如留着养老吧!”

    大伯母立刻就不高兴了,本想说云舒几句,见其他人纷纷附和云舒的话只好收了声。没有当事人参与的商量肯定没有结果。帮忙的村人一直陪着等到亥时,实在熬不过。家里人又一次一次的来催,只好不好意思的道别回去。

    没一会儿功夫,院子里就只剩云舒父女、伯母一家和黄老太太了,刘氏依然缩在厨房里不出来。云舒看这院子里除了水云波和老爹,就全是女眷和孩子,待会儿要是伯母一家都走了的话,老爹一个大男人留在这儿像什么话?

    因此,尽管她很不喜欢伯母,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留住伯母一家,希望能熬到三叔回来。直到半夜子时左右,总算有人来敲院门,老爹才刚站起来,刘氏呼啦一下从厨房冲出来去开门,等她看清来人后又失望的退了回来。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