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长里短种田忙_分节阅读_752
首页
更新于 2025-07-26 16:25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唉,好吧!能卖完。一下子就卖完了,行了吧?”

    云舒从娘亲那里要来三百两银子收好,半上午时,全家人按预定计划进城去。他们上了进城的大道,见今天的人分外多,大家个个喜气洋洋的,听他们谈话的内容,也多与那北方的战事有关。

    一行人到了城门口,见旁边的城墙上果然贴着黄榜,还有个拿着铜锣的衙役一边敲锣一边大声念着黄榜的内容:北方边关大捷,皇上洪恩,犒赏三军,凡军功卓著者皆有赏,凡参军入伍者全家免税三年……

    衙役每念一句下方的百姓就欢呼一声。确实,此次出的政令除那些废话套话外,全是于百姓有利的政策,看来皇帝老儿也穷慌了,要抓紧时间让百姓休养生息、充实国库。

    云舒一家在城门口听了一遍完整的,娘亲双手合十、一脸虔诚道:“阿弥陀佛、菩萨保佑,战事总算完了!”

    一行人进了城门,先去饭馆看看,这饭馆规模不大不小,跟小姨家饭馆相当。去年云舒见隔壁铺子出售,便说服爹娘将其买了下来,然后将两个铺子合并改装,将大堂扩大了很多,后院缩小一半,依然由杜氏一家打理。

    其实云舒当初很想把这两个铺子给推翻了,合并后改建成一座大酒楼的,但一来娘亲说家里银钱不够了;二来陈军提醒她,现在正是非常时期,小心树大招风,云舒才歇了那心思。

    想到陈军,云舒立刻跟爹娘说一声,拉着二毛就往县衙去。二毛是成师爷的亲传弟子,县衙的人几乎都知道,因此二人进县衙几乎是畅通无阻。云舒跟二毛嘀咕几句,二人分头行动,二毛去找成师爷,云舒去找陈军。

    见了陈军,云舒行个文文静静的蹲礼,然后笑眯眯的问好,陈军摸着下巴上那一戳黑胡须笑呵呵道:“哈哈哈,云舒丫头总算长大了,不会一见着叔叔就要背着抱着了!”

    云舒脸红的笑笑,然后神秘兮兮的把他拉到一边:“陈军叔叔,听说前段时间整治奸商,查封了不少铺子,那些铺子现在怎样了?”

    “铺子?你问哪儿的铺子?”

    “哪儿的都行,那些铺子收来不能一直放着吧?成师爷有没有说过怎么处理?”

    “这个…最近事情多,师爷倒是没提过此事,怎么,小云舒,你看上哪间铺子了?”

    “嘿嘿,陈军叔叔真厉害,不瞒您说,我最近确实想买几间铺子,可要一个一个去找太麻烦,不如陈军叔叔,你帮我个忙,帮我查查东南西北区位置好的被查封的铺子,最好能列个清单给我,我去考察考察,要是这事儿成了,云舒一定重谢陈叔叔!”

    第四一九章 看望干娘

    感谢“书友120625033215454”童鞋的粉红票票!

    “呵呵,你这丫头,别以为人人都跟你一样财迷!那东西要查不难,只是这查封的铺子要重新售卖、得由县太爷亲自点头才行啊!”

    “这个不必担心,陈叔叔,我已经让二毛去找成师爷了……”云舒调皮的眨眨眼,陈军摇头笑道:“好吧,你在这儿等着,我去文书处查查看!”

    一刻钟后,陈军拿张纸出来递给云舒道:“喏,前段时间查封的铺子都在这里了,具体什么情况我也不清楚,你自己抽空去验验吧!”

    云舒高兴的点头谢过,见二毛半晌不出来,心想他多半是被成师爷留下考校功课了。

    二毛今年六月满十岁,不过他去年就以第一名的成绩过了县试,今年四月中旬就要参加府试。已经没几天了,虽然云舒相信自己的二毛弟弟肯定没问题,不过成师爷却要求极其严格,要他务必拿到府试第一名,否则即便过了府试,三年也不许参加院试。

    云舒想了想,给门房的曹大头留了句话,便揣好纸条兴冲冲的回饭馆找爹娘去。

    云舒回到饭馆时,已是巳时末快到午饭时间了,让她惊讶的是饭馆里已经坐满了人,看他们吃的东西,却是稀粥小菜加凉粉,而门口还有老长两排排队买馒头包子的人!这明明是早饭吃的东西,怎么这个时辰还有这么多人?

    云舒拉了个伙计问问:“伙计,都快午时了,怎么还在卖早饭?”

    “哦,云舒小姐啊!昨日下午多谢东家老爷和太太的款待,咱们今日辰时左右才回城。咱们刚进城门就见老多乡亲排队等着买咱们的包子馒头了,掌柜的赶紧让咱们放了东西开工。从辰时中刻开始售卖到现在,一直都这么多人!小姐啊,我还要去厨房抬蒸笼了,东家老爷和太太也在后院帮忙,您要找他们就去后院吧!”

    伙计说完快步跑向后院,云舒见杜鹃都笑眯眯的端着托盘在人群中穿越,觉得自己也该做点儿什么。于是她跑去后院换套衣服,跟爹娘知会一声,也挽起袖子去前堂帮忙。

    此时在饭馆里吃饭的多是附近乡镇的村里人,也有不少认识云舒的。纷纷乐呵呵的喊着小云舒、云舒大侄女什么的,当其他食客知道这漂亮可爱的姑娘就是这饭馆的东家时,又是惊讶又是赞叹。感叹爹娘有福气。

    当然云舒家的饭馆口碑好、生意好不只是靠熟人夸赞来的。别的不说,这几年粮价一直在八到十文左右徘徊,其他饭馆的包子馒头不仅涨价还大量缩水,平时吃一个可以饱,现在可能要四个才有那分量。

    而云舒家的包子馒头虽然价格也一样涨。但从不偷工减料,原来多大现在还多大。云舒仔细算过,这样即便赚不了多少钱,但绝不至于亏本儿。

    再说早上来吃包子馒头稀粥小菜的多是城里的穷苦人家或偶尔进城赶集的村民,真正能赚钱的是中午或晚上来吃点菜的食客,那些人一般都是有点儿家底的生意人。赚钱当然要在他们身上打主意了。

    云舒跟着大家伙儿忙过午时,发现进来的客人不减反增,有的甚至是早上就来吃过饭的。如此以至于有些吃点菜的老食客都没地方座。云舒让伙计去道了歉并承诺从明日起连续三日内,本饭馆的点菜一律五折,这才劝走了那些略微不满的老食客。

    直到未时中刻,店中储存的面粉终于全部做完卖光,实在没有东西可卖。饭馆里才算渐渐清静下来。云舒一家跟着杜氏一家和伙计们将饭馆打扫了一番,又一起吃了饭。云舒才提起饭馆从明日起连续三日点菜五折的活动。

    云舒搞活动的理由是北方战事结束,大家能过好日子了,就当庆祝庆祝,爹娘闻言觉得有道理,便欣然同意了。然后云舒跟杜十商量定下了要准备的食材调料菜谱等,另外如果人手不够可以多请两个临时工,但必须是知根知底儿的,不能出任何差错。

    等饭馆的事务处理好后,云舒本打算拉老爹去那些被查封的铺子看看,可娘亲坚持要大家先跟她去看看二姨和小姨。二姨家城里的院子就在这附近,就是四年前她借着粮食涨价倒卖粮食赚钱买的,那次她因云舒救她时私自拿了她五十两银子一直耿耿于怀,直到听说二毛拜了成夫子为师,才主动上门来和好。

    可惜自去年二姨父被老窑打出去后,二姨一家就再没来过,就连时常来找二毛的钱兴也绝了踪迹!对了,这次十七岁的钱兴也要跟十岁的二毛一起参加府试,娘亲这时候送上门去,二姨要再提出些非分要求怎么办?到时候肯定又要惹来不少麻烦!所以云舒是非常不乐意的,可惜却拗不过极重亲情的娘亲,只能恹恹的落在最后。

    云舒一家到二姨院子门口时,老爹去敲门,开门的是二姨的二儿子——已经十二岁的钱盛。他见了云舒一家,先是一愣,然后热情将大家迎进去,闻声出来的钱兴也热情有礼的招呼了大家。

    一行人落座后,娘亲先问了钱兴的学习情况、饮食起居、考试准备得如何等等。当问起二姨时,钱兴钱盛兄弟有点儿支支吾吾,在李氏的一再追问下,才知道二姨夫妻为了照顾钱兴的饮食起居,保证他全身心投入学习,便舍了家里的田地,这大半年都在城里摆摊卖煎饼、油条什么的,一般要傍晚时分才回来。

    云舒看钱兴瘦得像竹竿儿、总是皱着眉头苦着脸的样子,心下感慨,这小表哥肯定压力极大吧?照云舒对他的了解,他确实聪慧有余,不过多半都用在耍小心眼儿上,简直跟二姨一模一样!就算他再怎么努力下去,最多考上个秀才顶天了。兴许让这位又高又瘦心眼儿又多的表哥去做生意还会有些前途,可惜二姨肯定不干。

    娘亲将这院子的布局装潢打量一番,跟几年前一模一样,不,是院子更旧了,一次都没整修过!可见二姨家最近肯定很拮据。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